close

從美國邁阿密搭上飛往秘魯的首都利馬的班機

雖說一路上已搭過不少的飛機,但這趟即將前往官方語言為西語、又聽聞許多旅人遭遇騙子或危險的國家,心裡多少都充滿著不安

出機場後聽從背包客棧上前輩們的指示,走出機場之後才開始問計程車

(出機場後往右一直走到行人的道路就可以離開機場了)

在走離機場的途中果然遇到許多漫天喊價的司機,雖然在機場正門外有人提供最低價為35 sol,但一出機場輕鬆就以30 sol的價格成交

(事實上還可以殺的更低,只是機場外的司機都聽不懂英文,加上已經晚上十一點了,所以就沒繼續殺價)

我們是住airbnb,地點在新城區Miraflores與舊城區武器廣場的中間,JesusMaria區,若是住新城區的話應該可以以更低價成交

 

[其他交通方式]

當然離開機場或到機場還有更省錢的交通方式

由於當初我們不知道進祕魯一定要附上離開祕魯的機票,所以我們雖已買好從哥倫比亞飛回美國的機票,但也無用武之地

好險在機場好心的地勤幫我們想了一個方法,她直接幫我們訂了祕魯飛回美國的機票,一個禮拜內退票的話免手續費,因此我們才得以進入祕魯境內

但也因為這個小事件,我們在抵達airbnb房東家後的隔天,仍需要回機場去退我們的假機票才行

房東非常好心的親自帶我們坐當地的公車,我們也藉此學習到了當地人如何搭車、並省錢的方法

(之後在秘魯的其他城市我們也都以此方式行動)

要搭當地的公車並無任何公車站牌可看,只要看到沿街叫路名的廂型車,沒錯,那就是他們的公車

對於路不熟的人可以跟我們一樣,走到許多公車交會的大馬路上,把要去的地方地名寫下來

遇到廂型車內叫客的人就把寫有路名的那張紙拿給他看,如果會到目的地的話他就會指示你進去廂型車內

保險一點的話可以先問路人,指著地名問他們BUS? (U是發ㄨ的音喔)

這樣就不用像我們一樣,在馬路旁問了很久後才發現那個地點沒有公車會到目的地

 

隔天從房東家坐公車到機場是一個人2 sol,回程更便宜兩個人3 sol

(與第一天搭計程車的30 sol相比差得實在有夠多)

機場的巴士搭乘地點就在出機場後的右手邊,天橋的前面 (天橋的對面是到機場的巴士的下車處)

 

[觀光景點]

在利馬的觀光景點比較不知名而且我也覺得比較不怎樣

1. 武器廣場

每個秘魯城市的中心區幾乎都叫做武器廣場Plaza de Armour

利馬的武器廣場不僅有許多西班牙時期建造的教堂,總統府也設置在此地

IMG_4510 .JPG

IMG_4512 .JPG  

(當天剛好遇到類似憲兵交接或閱兵的時間,一群人圍在總統府外面探頭探腦的)

 

IMG_4513 .JPG

(武器廣場中央)

 

IMG_4514 .JPG

(武器廣場即可見主教堂)

 

IMG_4520 .JPG

(在附近有個China Town,有賣一些中式料理但價格不便宜)

 

IMG_4521 .JPG   

(往山坡上看即可看到類似於貧民窟的當地住宅)

 

2. Iglesi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

武器廣場的教堂都要收費,不過教堂看多了都覺得大同小異

其中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這個San Francisco教堂

進去會先等英語的導覽團開始,首先會介紹這個教堂的建築內部、各區域的用途

最後則會帶大家穿越小路到達地底,在此地下區域內埋葬有許多的人骨,甚至還有更多位於更深處者尚未被挖掘出來

IMG_4519 .JPG

IMG_4522 .JPG  

(San Francisco教堂外部) 

 

3. Museo Larco

這個博物館其實算是一個私人收藏,裡頭有著許多祕魯文化的考古出土物

南、北祕魯、沿海、內陸,不同地區的文物都有,也因此觀覽者可分辨出南北陶器、圖案等等的不同

收費為30 sol ,其實是滿不便宜的價格

不過當我們之後去從南秘魯再到北祕魯後,好像稍微可以瞭解不同地點其文化的不同之處

(但缺點就是內容已經忘了一大半了,如果整個秘魯玩透後再來這個博物館好像也是不錯的選擇) 

 12788346_892486264199364_924072522_o (1).jpg  

 

4. Museo de Sitio Huallamarca

在Miraflores新城區就有兩個遺跡,我們先坐公車到新城區後,再以走路的方式前往這兩個遺跡

第一個是Huallamarca,規模不大,但坐落在一片高樓大廈的新城區內,看得出秘魯政府有保護遺跡的決心

進去後會先參觀博物館,介紹了一些傳統形式的木乃伊

 IMG_4525 .JPG

IMG_4526 .JPG

(大體會以坐姿的方式裝在人形的容器內)

 

IMG_4527 .JPG

IMG_4528 .JPG

(高樓大廈中的遺跡)

 

IMG_4534 .JPG  

(遺跡整體規模不大)

 

5. Huaca Pucllana

第二個遺跡為Huaca Pucllana,進去之後要等英語導覽團

IMG_4539 .JPG

 

北部沿海的遺跡主要都是以泥土磚的方式建造,也就是泥土塑形後再曝曬於陽光下數日,最後形成磚頭的形狀

但也由於紙是泥土磚,容易遭受風力的侵蝕,最終又化為一團泥土、難以辨別其原貌

IMG_4542 .JPG

IMG_4544 .JPG

(模仿原始住民生活的雕像)

 

IMG_4556 .JPG

(以前的肉類與馱獸--羊駝,現在比較像是可愛動物)

 

IMG_4557 .JPG

(秘魯當地的狗種,有著皺皺的皮膚與龐克頭的鬃毛,有點帥氣)

 

IMG_4560 .JPG

(磚塊直立堆疊係由於兩塊磚頭之間的縫隙可使房屋在地震中一同搖晃而不會倒下)

 

IMG_4561 .JPG

IMG_4563 .JPG

IMG_4565 .JPG

IMG_4567 .JPG

(導遊在講解泥牆內人形容器裝載的木乃伊)

 

IMG_4570 .JPG   

 

6. Pachacamac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址,從住的地方到此地搭公車一個人要3 sol,車程一個半小時(再次感嘆坐公車的便宜)

公車會直接停在博物館門口,回程的話走到對面就可以攔回程的公車

裏頭最值得看的為以前的太陽神殿,觀光客來此也可以感受一下以前城市的規模

IMG_4576 .JPG  

(一下車就可以看到博物館的牌子)

 

 IMG_4578 .JPG

(回程公車搭乘處)

 

IMG_4588 .JPG

(裡頭可能要走個三四公里,所以有些人各點之間是以汽車移動)

 

IMG_4598 .JPG

(往太陽神殿的入口)

 

IMG_4599 .JPG

(在門口可以請導遊導覽,但我們想要自己逛XD,建議直接往太陽神殿前進喔)

 

IMG_4601 .JPG

(從太陽神殿往下看。右手邊是一片當地的房屋,近看的話其實很像貧民窟....)

 

IMG_4615 .JPG

(太陽神殿旁邊的泥磚牆,依稀可見當時的紅色漆色)

 

IMG_4626 .JPG

(遺跡的部分還在修復中)

 

IMG_4636 .JPG

(緊鄰民宅的遺跡,新舊城市的對照)

IMG_4639 .JPG

IMG_4640 .JP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馬這個城市對我的印象就是,天空一整個都是灰濛濛的,聽說很少會下雨、即使下雨也都是濛濛細雨

路上交通非常的亂,計程車為了招攬生意沿路一直鳴響喇叭,整個城市充斥著不同的噪音

馬路上的車子貼了各式各樣不同顏色的醒目條,我真的覺得跟以前在駕訓班開的車一模一樣(路上很多車都還是手排車)

許多房子為了避免被課稅會故意不蓋屋頂 (利馬地區這種房子還算少,往其他城鎮的路上可以看到更多)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unaLee 的頭像
    NunaLee

    人生體悟

    Nuna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